今日春分,昼夜均而寒暑平。阳春三月,草长莺飞,万物复苏,江碧鸟逾白,山青花欲燃。在这样的时节出去郊游踏青,想必是很多人的选择,随着气温的回升,冬日里蛰伏的蛇虫鼠蚁也都渐次苏醒,随着百花的绽放,蜜蜂这种勤劳的昆虫也开始忙碌了起来。今天,让我们跟着《伤害医学》一起学习一下,蜂蛰伤应该如何处理。
认识蜇伤

被蜜蜂蛰伤后,伤口特点表现为以蛰伤口为中心的大面积泛红、肿胀,并且伴有灼烧样疼痛。若症状较轻,可在短时间内自行消退,若症状较重,波及范围会扩大,并可破溃成大小不一的溃疡面。
如果被毒性较大的蜂类蛰伤,除皮肤损伤外,还会出现以下症状:
1.过敏反应:可在蛰伤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,表现为迅速扩大的皮疹,发热、呼吸困难、喉头水肿、恶心呕吐,甚至导致过敏性休克。
2.溶血:呈现茶色到酱油色尿,腰痛、肾功能损伤,后期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。
3.肾脏损伤:毒素直接作用于肾小管或因溶血造成,表现为全身水肿、少尿、肾功能受损。
4.肝损伤:肝细胞坏死,多表现为与肝损伤相关的血清酶的升高。
5.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其他损伤。
急救处理

1.拔出毒刺:若毒刺残留在伤口中,用镊子将其拔出,防止毒刺进入皮肤深处,切忌抓挠蛰伤部位。
2.中和毒素:若是黄蜂蛰伤,其毒液为碱性,用食醋或柠檬酸冲洗伤口;若是蜜蜂蛰伤,其毒液为酸性,可用5%-10%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水敷洗患处,以减轻症状。在不明确蜂类的情况下,用大量清水冲洗。
3.局部用药:可用冰袋、湿毛巾等对患处进行冷敷降温,用炉甘石洗剂促使局部消炎,涂抹地塞米松用以抗过敏。
4.若不适加重或出现全身症状,及时就医。
预防措施

1.当我们出去野外或踏青游玩时,应尽量穿长袖衣裤,除了防止蜂类,还可预防蚊虫、蜱虫等叮咬。
2.衣着尽量不要过于鲜艳,如黄色、红色、彩色等。
3.若身旁有蜜蜂经过,建议站立不动,保持镇静,一般蜜蜂不会主动进攻。
4.化妆品内含有的化学物质与气味往往模仿天然花香,更易招惹蜜蜂。
结语

春季出游,在拥抱大自然的同时,也要做好防护措施哦!
参考文献
[1]SOAR J, PUMPHREY R, CANT A, et al.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naphylactic reactions--guideline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.[J]. Resuscitation,2008,77(2):157-169.
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排版编辑|鲁瑞其
初审|达清琛
终审|李丽萍
转自伤害医学公众号